新能源汽车如何杀入燃油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再获政策助力 加速挤
新能源汽车再迎政策春风,助力加速挤压燃油车市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了焦点,政策对其的大力推广,让人们不禁思考,这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加速挤压传统燃油车市场?
让我们回顾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试点项目到如今炙手可热的产业赛道,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与政策支持息息相关。例如新能源汽车补贴、购车资格限制放宽、购新能源汽车送“绿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都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活力。
此次《方案》的出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赋予了更高的战略意义。方案强调,为了实现碳达峰目标,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权威数据显示,交通行业碳排放占全社会比重较高,而新能源汽车作为减碳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方案》还明确指出,要提升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随着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的提升,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无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这种“挤压效应”并非坏事,它反映了市场的自然选择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等优势,正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近一两年以来,新能源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方案》提出的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全国汽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未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比例,将有利于新能源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他认为,车企应抓住产业链变革机会,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则强调,新能源汽车发展不仅要大力推广智能交通、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渗透率,还要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从源头加强节能减排力度。
新能源汽车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的支持、市场的认可、技术的进步都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虽然仍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新能源汽车未来可期。而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如何调整战略、应对挑战,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政策东风,新一轮的发展大潮正在蓄势待发。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动力电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尚未完全透明化,而汽车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跟踪尚未实现。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挑战与机遇并存。据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大关,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均超过40瓦时。如果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规模化有序回收,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供需紧张的状况,更能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福音。无疑,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将成为未来一个巨大的发展产业。
事实上,近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分配造成了影响,甚至出现了某车企负责人“造车企业是为电池厂打工”的言论。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相关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行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利润将逐渐回归下游车企,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回顾其发展历程,政策的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9年,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下降幅度超过以往的50%,当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便呈现出负增长态势。由此可见,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导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张翔看来,为了保持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不能停。毕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使用寿命、电池安全性、生产成本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大车企都在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中新经纬研究院将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动态,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报道和分析。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共同迎接政策东风的助力,共创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