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补钙效果比蔬菜好吗?
牛奶与蔬菜的补钙效果对比
当我们牛奶与蔬菜的补钙效果时,首先让我们关注二者的钙含量。数据显示,每100克牛奶中含钙量为110毫克,看似颇为可观。当我们放眼蔬菜世界,就会发现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超牛奶。例如,海带、蕨菜、大头菜、小白菜、油菜以及苋菜等,它们的钙含量都远高于牛奶。就连平常被认为是含钙量较低的红萝卜,其每100克的钙含量也有33毫克,与牛奶不相上下。
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营养科医生金星表示,单纯从数字上看,牛奶的钙含量确实不是最高的。一些海藻、干的小鱼小虾、芝麻等食物的钙含量都比牛奶要高。这并不意味着牛奶不是优质的钙源。因为除了钙含量,我们还要考虑到钙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
牛奶中的钙的吸收率极高,达到32%以上。其中的游离态钙可以直接被吸收,而结合在酪蛋白上的钙也会在酪蛋白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同样易于吸收。牛奶中的钙和磷的比例为1.31,这一比例使得钙在骨头内的留存效率很高。这是牛奶作为优良钙源的重要理由。
大多数蔬菜中含有草酸,这种物质会降低包括钙在内的矿物质的吸收率。以菠菜为例,其钙的吸收率仅为牛奶的六分之一。尽管一些蔬菜如卷心菜的钙吸收率与牛奶相当,但其钙含量相对较低,若想通过卷心菜达到与牛奶相同的补钙效果,需要摄入大量卷心菜。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那些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国家如美国、芬兰等,缺钙问题反而最严重。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钙的吸收和流失。而不喝牛奶的民族或地区的人们,他们的饮食习惯和钙获取方式也各有不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认为喝牛奶会导致缺钙。
牛奶和蔬菜都有各自的补钙优势。蔬菜的钙含量高,但吸收率可能较低;牛奶的钙吸收率高,生物利用率也高。在正常的饮食生活中,五谷蔬菜足以满足我们的钙需求。但如果出现缺钙现象,适当地增加奶制品的摄入也是明智的选择。至于网络上的各种传言,我们需要理性对待,避免盲目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