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最坑人的谋臣是谁?
北宋最“坑人”的谋臣:赵良嗣的联金灭辽策略的背后
众说纷纭,对于北宋的灭亡,许多人归咎于君臣的愚蠢决策。在这其中,有一位谋臣被冠以“最坑人”的称号,他就是赵良嗣。提起赵良嗣,人们自然会想起他提出的“联金灭辽”的战略。
赵良嗣,原名马植,出生在幽燕故地,那里自割让给契丹后,汉人总有一种“二等国民”的屈辱感。身为汉人马植,对故国怀有深深的眷念。他处心积虑地寻找投靠宋朝的途径,这最终使他看到了女真人的希望。
女真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虽然作风剽悍,但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深受契丹人的压迫。当首领完颜乌雅束在位期间,女真与辽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植对此十分熟悉,但他并没有提醒辽国做好防范,反而派密使到女真进行鼓动。
政和元年,宋朝大宦官童贯出使辽国,马植认为时机已到,便秘密晋见童贯,向其献上收复燕云故地的方略。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合击辽国,派人跨海联络女真。童贯对此大感兴趣,并将马植带回宋朝。宋徽宗对马植的伐辽方略极为感兴趣,不仅欣然采纳,还赐其名为赵良嗣。
赵良嗣的“联金灭辽”计划看似顺利,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促使女真人起兵,宋朝不仅赠予大笔钱财,而且承诺一旦灭掉辽国,将收回幽燕故地。赵良嗣深知女真人贪得无厌的天性,担心其在灭辽后必然会南下侵宋。
果不其然,金国以之势横扫辽国后,赵良嗣亲眼目睹了金兵的强悍战斗力,他意识到宋金一旦开战,自己将成为众矢之的。他上书朝廷请求加强边防,并严禁各地收纳辽国降人,以避免激怒金国。宋徽宗君臣却置与金国的约定和赵良嗣的苦谏于不顾,最终导致帝国的灭顶之灾。
灭亡辽国后不久,金国果然南下灭北宋。面对朝廷的危险举动,赵良嗣极力反对,但却触怒了宋徽宗,被罢官远贬。不久,金兵南下,赵良嗣被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处以枭首示众的极刑,其妻子、儿女也被流放万安军。马植一心向宋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叹息。
回顾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段插曲不难发现赵良嗣虽然心系故国但受限于历史背景和个人视角未必能洞察全局这也提醒我们历史决策往往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全面而深入地思考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如今历史的传承依然令人深思警醒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与教训共同思考国家民族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