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岂能当水喝 两小伙每日饮三瓶暴瘦中毒
炎炎夏日,解暑佳品饮料成“饮霸”,但需警惕其背后隐患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许多人选择以饮料来消暑,甚至有些人将饮料视作水的替代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饮料一族”。过量饮用饮料可能会带来的健康风险,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近日,小张和小雷的故事为这一警告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在萧山区中医院,小张和小雷的病情引起了护士们的关注。两人都是因为过量饮用饮料,导致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进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被紧急送入医院。
小张今年24岁,平时几乎不喝水,渴了就以饮料代水。最近天气炎热,他的饮料摄入量更是直线上升,一天三瓶起步,最多时甚至能喝掉半箱。小雷29岁,同样是个“饮料控”。
两人的共同特点是,都出现了体重急剧下降的情况。小张一个月内瘦了20公斤,小雷半个月瘦了近10公斤。家人一开始并未在意,以为是他们工作太辛苦所致。随着两人出现胸闷、喘不过气、恶心呕吐、多饮多尿等症状,家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他们送进了医院。
经过医生的诊断,两人都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出现了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萧山区中医院潘建锋医生告诉钱报记者,过量饮用饮料是两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导火线。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出现突然的消瘦呢?大量摄入糖分导致胰岛素代谢不足,无法分解糖分供应人体所需的能量。人体只能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导致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水分的大量丢失,导致了他们的消瘦。在分解脂肪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酸性物质酮,会进入尿液和血液,并可能蔓延到其他器官。
值得注意的是,小雷和小张在住院前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在糖尿病的分类中,I型糖尿病人多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中,症状明显,容易发生急性酮症酸中毒。而II型糖尿病人则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起病缓慢,症状不明显。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代谢严重过不足也是需要刺激因素的。常见的刺激因素有三种:感染、不遵循医嘱的控糖治疗、以及大量的糖摄入和酗酒。
饮料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清凉和口感享受,但长期过量饮用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应该警惕饮料背后的隐患,合理饮水,保持身体健康。相关新闻推荐请关注健康类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