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患骨瘤 尝鲜3D打印胸椎

大健康 2025-04-18 07:05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医学新篇章:国内首例体验3D打印多节段人工椎体的年轻女大学生

日前,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大一院),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因身患骨化性纤维瘤,两节胸椎严重变形,选择了接受一项前所未有的医学技术植入体内国内首例的3D打印多节段人工椎体。这一创新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学领域在定制化治疗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位名叫小王的年轻患者年仅21岁,大约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胸痛的症状。疼痛难以忍受的她来到浙大一院就诊,结果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骨瘤。幸运的是,肿瘤被确认为良性且局限在胸椎内。肿瘤已经破坏了她第10、11节的胸椎,导致病理性骨折。如果不进行手术,她的胸椎可能会塌陷。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假体植入胸椎以提供支撑,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浙大一院骨科主任林向进表示,传统的人工假体需要根据胸腔内的缺口大小进行修剪,这不仅会耽误手术时间,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量,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来说可能无法承受。

五年前,浙大一院骨科团队开始研究3D打印技术,并终于在一个月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小王成为了这项新技术的理想尝试者。在与林主任沟通后,她欣然同意成为第一个尝试者。新技术的运用并非仅仅医患双方达成协议即可进行,它需要法律的授权和保护,必须经过医院委员会的严格审批。

在获得批准后,手术如期进行。小王躺在手术台上,医生通过先进的3D打印技术为她量身定制了一个人工椎体。这个人工椎体通过X光、CT及核磁共振进行重建,确保与她的身体完美匹配。手术历时约三个多小时,成功切除了小王的肿瘤和受损的胸椎,并将3D打印的胸椎植入体内。

骨科副主任陈斌表示,与传统的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并且由于人工假体的设计更加精确和个性化,使得手术效果更加理想。新的技术还实现了支撑钢板的一体成型,使其更加牢固并减少了固定所需的支点。林向进主任强调,这一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对患者创伤的减小,并且这项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他们计划开展骨盆等更多部位的3D技术修复应用。林主任表示,未来这项定制化的技术还将应用于骨盆修复、椎体修复、四肢修复以及骨损修复等领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更多的定制化医疗方案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上一篇:美撤销中国公民签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