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新剂能达到“清新”空气的作用吗?
当我们面对衣橱或厕所中的异味时,常常使用空气清新剂来寻求即刻的舒适感。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清新剂”背后的真相吗?它们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为我们的空气带来真正的清新?
许多家庭选择空气清新剂作为净化空气的首选之物,主要是因为它所散发出的香味能给人带来清新舒适的感觉,而且价格实惠,使用便捷。事实真的如此吗?
徐女士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她在卫生间使用空气清新剂后却发现,那股强烈的香味更像是一种“二次污染”,而非真正的空气净化。事实上,著名环境化学家董金狮教授指出,空气清新剂主要含有乙醇、香精、去离子水等成分,它们的作用仅仅是掩盖异味,而不能真正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一些环保团体的工作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空气清新剂只是起到了一个掩盖原有气味的作用,对于不同的用途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对于那些寻求真正清洁空气的人来说,这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市场上的各种香型,如单花香型、复合香型、瓜果香型等,都只是用人们易于接受的味道来遮盖那些污浊气体,这并不能真正达到“清新”的效果。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的陈女士则提到了价格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她表示,高质量的产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而一些价格较低的产品可能会对空气造成更多的污染。她同时指出,即使是一些大品牌的产品,也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早在2005年,欧洲消费者组织BEUC就对多种家用空气清新剂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乙醛、苯乙烯类、甲醛和苯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刺激呼吸道、诱发过敏甚至具有潜在致癌性。一些气雾型剂中含有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和醚类,这些物质都具有可燃性,需要明确标注危险级别。在我国,对于这类产品的产销和使用尚未有明确规范。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宋广生表示,一些空气清新剂中确实加入了一些杀菌、除菌的材料或光触媒材料。正规厂家生产的室内日用化学产品应该在国家卫生部门的监管控制之内。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对某些气体敏感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尽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
业内人士提醒我们:空气清新剂并不能真正“清新”空气。它们只是起到一个掩盖异味的作用,对于特殊人群可能会带来危害。我们应该谨慎选择使用空气清新剂,尽量少用以免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