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纠纷管理办法将出台
昨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参与了省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组讨论。在这场热烈的讨论中,25位委员积极发言,他们围绕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基层医疗机构的构建、医患关系的和谐共处以及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等多个议题,提出了富有的43条建议。雷于蓝副省长透露,备受瞩目的《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即将出台,这将为妥善解决医疗纠纷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讨论中,建精神疾病康复基地的提议引起了广泛关注。省政协委员谭光明指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人们承受的工作、生活、心理压力日益加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广东省的精神疾病患者约占全省人口的1%,这个数字转化为现实便是近100万人。全省的精神病治疗床位却不超过3万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谭光明强调,医院主要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急性期的治疗,但患者在康复回家后,由于缺乏持续规范的康复治疗,复发率极高。很多患者因亲人无法及时发现其复发迹象,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潜在危害。令人痛心的校园凶杀案、灭门惨案等,背后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
针对这一问题,谭光明建议由残联和民政部门牵头,建立精神基本康复基地。医院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患者在接受急性治疗后,可以自愿转入基地,接受进一步的康复跟进治疗。
另一省政协委员张德志则针对化学试剂的存储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担忧地指出,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违章存放在教学楼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他提议在大学城附近的山中挖建山洞,用于存放这些化学试剂。这样即使发生意外着火爆炸,也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实地考察,采取实际行动,解决这一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高校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雷于蓝副省长表示,每年与委员们的分组讨论都让她收获颇丰。她强调,有关部门将认真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工作安排,更好地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广东近期发生的“八毛门”、“录音门”、“弃婴门”等医疗纠纷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六月,广东省和谐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截至去年10月底,这一独立的第三方人民调解机构已经受理了174例医疗纠纷,成功调解了139例(包括重大医患纠纷案件75例),成功率近80%,显示出其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