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八成家庭食用油摄入量超标
浙江家庭食用油摄入量超标:健康隐患与应对之策
在中国烹饪的多样技法中,煎、炒、烹、炸等都需要食用油的参与。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食用油摄入量的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最近,微微健康网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浙江八成家庭食用油摄入量超标,这一状况已成为慢性疾病高发的一大健康隐患。
在浙江,吃油超标的情况尤为严重,其中一半家庭已经超出了推荐摄入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一直在跟踪记录居民的膳食状况,其中包括食用油摄入量的变化。从1984年到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城乡居民的食用油摄入量持续上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然而目前浙江省居民食用油摄入量已超出这一标准上限的43%,几乎超标一半。这意味着,每顿饭炒个菜就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一天的用油指标。符合规范的用油量大概是多少呢?打个比方,浙江的普通家庭里常见的白色陶瓷汤勺,这种汤勺盛满约等于25克油。这些油如果用来炒菜,大概只能满足一个人的餐食需求。如果一顿饭三个人吃,每人做一道菜,就已经达到了全天的食用油摄入量标准。
吃油多就意味着吃脂肪多。因为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食用油、豆类和坚果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膳食模式中,脂肪的供能比应该控制在20%-30%。然而浙江省居民脂肪供能比高达43.51%,已经超出了标准范围。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之一。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向居民普及低盐、限油等健康饮食知识,鼓励居民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增加对食品健康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油的使用量并均衡饮食将有助于降低慢性病的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