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6-2010年PM2.5浓度均值全超标
近日,上海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近五年来的PM2.5试点监测数据。自2006年至2010年,上海市PM2.5浓度年均值在0.044mg/m至0.053mg/m之间,这一数值按照环保部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标准,已经超出了规定的PM2.5年均浓度限值。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备受关注。空气质量更是关乎每一个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预报与实际感受的差距逐渐加大,尤其是被称为“灰霾元凶”的PM2.5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目前全市已建成的PM2.5试点监测点位达到24个,其中三个是国家控制评价点。
PM2.5是指大气中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其直径不到人的头发丝的1/20。虽然它在地球大气成分中的含量很少,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却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让公众了解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上海市环保局积极开展PM2.5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从最早的试点监测开始到现在,上海的PM2.5监测能力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根据公布的数据,上海PM2.5浓度约占PM10浓度的50%-60%,显示出PM2.5对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尽管整体污染水平在逐步改善,但上海市的PM2.5均值一直超标。对此,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首席预报员表示,如果将PM2.5纳入空气评价体系,可能会对优良率的评价结果产生影响。未来上海将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PM2.5污染治理力度,力争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上海的PM2.5源头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放、电厂及工业锅炉和炉窑的燃烧排放以及麦秸秆焚烧等。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上海将采取机动车污染控制、电厂脱硝、清洁能源替代和区域联控联防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这是一场持久的战斗,但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