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生活方式病” 专家称想防癌要多吃杂食
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个体化生活方式是防癌关键
随着第21届全国防治宣传周的来临,我们再次聚焦于癌症防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特别提醒公众,癌症并非不可预防,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成为预防癌症的关键。癌症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要减少患癌风险,就需要根据体质、性别和年龄等个体差异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
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倡导个体化杂食,北方人多尝试南方菜,南方人多融入北方菜的特色,以此补充身体可能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同时强调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鱼虾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特别提醒要摄入新鲜食物,减少外出就餐,限制加工肉制品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远离发霉和腌制食品。除此之外,还要避免饮酒和含糖饮料,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运动在防癌计划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不必把运动当作高强度的任务,关键在于有规律、能坚持、无压力。除了专门的运动和健身活动外,日常生活中的快步走、骑自行车、爬楼梯等都能算作有效的运动方式。每天至少30分钟的活动时间能帮助我们远离癌症风险。
在面对家族癌症史时,不必过于惊慌。如果家族中有两三人患同一种癌症,那么可能存在遗传型家族性癌的风险,如食管癌、大肠癌等。一些可能恶变为癌症的疾病也具有遗传性,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症。这些患者必须提高警惕,密切观察。
在防癌体检中,可能会发现一些“癌前病变”。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肺癌的高危人群应重视胸部CT检查,胃癌高发人群则应注意电子胃镜检查。长期便秘或肠道息肉患者应每年进行一次电子肠镜检查。
生活小常识告诉我们,改善饮食健康、每天坚持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癌的最好方法。让我们共同践行科学抗癌的理念,关爱生命,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共同构筑防癌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