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陷“致癌门” 乳企应进行普查吗?
近日,蒙牛再次陷入“致癌门”事件。据报道,其在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利乐包纯牛奶产品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蒙牛随即发表两次声明,坚决回应此事。公司表示,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并已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蒙牛强调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
工商部门迅速加大检查力度,市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正在组织对蒙牛牛奶的市场检查。一旦发现有问题产品,将立即下架并进行处理。工商部门呼吁超市、商场等流通企业加强自律,严格把控进货关,并要求收取每个批次牛奶的合格检测报告。如果消费者发现问题产品,可以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据了解,蒙牛集团对眉山工厂的问题批次产品高度重视。这批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确保了没有问题产品流向市场。目前,该批次全部产品已被封存并销毁。
针对此次事件,有专家建议,整个乳制品行业应该吸取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训,及时完善相关措施,避免陷入行业危机。应该对蒙牛未抽检的其他批次乳品进行检测,不能仅凭公司自我声明所有产品均为合格。因为无法排除其他乳企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所有乳企都应该进行全面普查。
微微健康网提醒广大消费者,玉米、稻谷、豆粕等饲料如果存放过久,也可能会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M1是一种致癌物,因此很多国家都对牛奶及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设定了限量标准,它是生产原材料样品和成品的必检项目。消费者在购买乳制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自身健康。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需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希望蒙牛能够吸取教训,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