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也不能做“无齿之辈”!
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牙缺失现象尤为严重。在超过60岁的1.3亿老年人群体中,牙齿缺失问题普遍存在,然而义齿修复率却低至18%,这意味着许多老年人在长期甚至无牙可嚼。
口腔专家警告,牙齿缺失不仅影响美观,更会对口腔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移位、食物嵌塞,进而引发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对于老年人来说,牙齿缺失过多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可能导致颞颌关节病变,甚至加重胃肠负担。牙缺失后应及时进行修复,选择镶牙或种牙都是不错的选择。
让我们关注一位年逾80的陈伯。他因平日喜欢吃甜食而又缺乏口腔保健意识,导致一口牙烂得七七八八。他现在面临选择困难:是镶牙还是种牙?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针对陈伯的困惑,医院口腔科修复专科副主任叶剑涛给出了建议。叶主任介绍了镶牙与种牙的不同之处。对于经济条件允许且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种牙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选择。如果基础疾病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控制不理想,传统镶牙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镶牙有两种主要方式:
1. 固定义齿:适用于缺失牙较少的患者。它依靠邻牙的支持和固定,通过磨小缺牙区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然后将人工牙套上去。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咀嚼有力、舒适度高。但缺点是需要磨小缺失牙两边的自然牙。
2. 可摘义齿:适用于缺牙较多的患者。它依靠有弹性的卡环将人工牙固位在缺牙两旁的邻牙上,患者可以自行取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费用较低,一般数千元就可以制作数个。但缺点是基托较大,口腔中有异物感,初戴时不习惯,咀嚼效率不高,且餐后需要清洗,比较麻烦。
叶剑涛主任再次强调,牙缺失后应及时进行修复,以免引发更多口腔健康问题。无论是选择镶牙还是种牙,都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