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一成新生儿泌尿系统有问题 妈妈怀孕体重
上海新生儿泌尿系统异常比例达9.29%,背后的原因引人关注
在庆祝第9个“世界肾脏日”之际,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学组发布统计数据,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泌尿系统健康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对出生后三个月内的3743名新生儿进行泌尿系统随机超声筛查后,异常比例高达9.29%。这一数字背后,隐藏着年轻妈妈怀孕时体重过低的惊人关联。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风湿科主任沈茜为我们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她指出,年轻妈妈在孕期出现的妊娠并发症和体重过低,不仅可能导致新生儿发育不全,还容易引发早产和窒息等问题。据统计数据还显示,在对本市4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的尿液筛查中,无症状的中小学生二次尿检异常的比例也达到了惊人的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仅通过筛查发现尿检异常的学生,经过肾活检已经发现有肾小球硬化现象,肾脏严重受损。
每年新发尿毒症的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孩子大多数只有十一二岁。除了母体存在的潜在缺陷外,沈茜认为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肾脏疾病的重要因素。片面追求高蛋白饮食和滥用抗生素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一大隐患。对此,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注重孩子的饮食均衡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市卫生和教育部门已经采取行动。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实施办法(试行)》,尿液检查已经成为小学一年级健康体检的必选项目之一。在徐汇、闵行、嘉定、宝山和金山区等地已经建立了协作组,尿液检测异常的儿童可以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一措施无疑为儿童肾脏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家长和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应该关注儿童的泌尿系统健康,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更多关于儿童健康的信息,请浏览解放网-新闻晨报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