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一、坚守底线任务,稳固发展基石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们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1.6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们正实施一项新的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是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为此,我们将推进粮油作物的大面积单产提升,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质量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与提升。
防止返贫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已建立了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特别是关注"十类重点群体",确保不会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以滨州市为例,他们通过"双线监测"模式成功识别监测对象554人,实现了零返贫的成果。
二、聚焦核心领域,推动全面提升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致力于壮大县域的富民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集群,如汝阳的香菇、孟津的奶业等。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稳定生猪产能,并发展设施渔业。到2025年,洛阳计划新增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30家,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乡村建设方面,我们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并向村覆盖、往户延伸。我们还将加快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洛阳在2025年的建设任务为完成9.9万亩。
在乡村治理方面,我们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水平。青浦区将乡村治理水平的考核权重设为10%,纳入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以推动乡村治理的持续改善。
三、创新支撑机制,激发发展动力
我们将以科技为驱动,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并推广高效技术,如水肥一体化等。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在要素保障方面,我们将优化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对脱贫成果的巩固投入。滨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将巩固脱贫成果纳入财政优先保障领域。
四、建立成效评价体系,科学衡量发展成果
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成效评价体系,包括产业投资、区域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等维度。重点考核产业链企业的增量(需剔除县城企业以反映真实的乡村发展)、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青浦区考核权重12.5%)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洛阳要求保持98%以上)。各地正结合“千万工程”经验,通过清单化管理和差异化考核,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种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乡村振兴的进展,还能指导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