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招生骗局

生活常识 2025-05-17 18:38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高考前后,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以下是对几类常见高考诈骗手段的深入和生动描述,以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一、高考作弊威胁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恐吓和恶意链接等方式,谎称监控回放发现考生作弊,以此威胁考生及其家长缴纳所谓的“处理费”或诱导转账。这些诈骗分子无孔不入,企图借此牟取不义之财。

二、虚假“内部指标”骗局

一些诈骗者声称掌握“定向招生”、“委培名额”、“军校内招”等特殊渠道的内部资源,以“运作费”的名义骗取家长钱财。这些骗局往往涉及高额费用,家长在追求孩子的未来时容易失去判断力,从而上当受骗。

三、伪造录取信息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录取通知书或仿冒招生网站,诱骗考生将学杂费转入指定账户。还声称可以通过“补录”进入名校,实际却是拖延退款或进行二次诈骗。考生和家长在收到录取信息时,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四、转学“请托”骗局

一些人以“走关系转学”为名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上并无能力完成承诺的服务。他们往往会签订所谓的转学服务协议,但最终以各种理由推诿退款,甚至失联。这种骗局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让考生和家长错过正常的求学机会。

五、保过班虚假承诺

培训机构虚构“保分班”“保录取”项目,收取高额费用后无法兑现承诺。还有一些机构以“短剧推广培训”为幌子,收取高额授权费,实际收益却微薄甚至涉嫌违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慎重考察,避免上当受骗。

教育部强调,高校招生计划均通过省级考试机构公开,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警惕“特殊渠道”“花钱保录”等话术。要增强法律意识,知道高考作弊的严重性,遇到类似诈骗及时报警处理。

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也要警惕高考过程中的各种陷阱和骗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信息和承诺,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和咨询。要加强法律意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类似诈骗行为时,要及时报警处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