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duan什么意思(陕西方言的大小怎么说)
陕西方言:一声“大”,敬称父母辈
在我沉浸于近四十年的工作生涯中,陕西方言的魅力和一直是我的宝藏。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关于陕西方言中一些特殊的称呼,特别是关于父母长辈的称谓。
在关中渭北方言里,父亲被称为“大[dá]”(二声),这个发音与表示大小的“大[dà]”(四声)截然不同。当父母健在时,我们称之为“多[duò]人”(四声),这里的发音与表示多少的“多[duō](一声)”不同。渭南一带的人则发音为“多[tuò]人”。
这些特殊的称谓虽然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少,但在农村地区,它们仍然被保留和使用。如果我们深入“大”这个字源和本意,会发现称父亲为“大”实际上是非常恰当和有意义的。《说文》中解释:“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及小篆都描绘了一个张开两臂、叉开两腿的大人形象。在古人眼中,人是万物之灵,因此用“大”来表意。
与现代的称呼“爸爸”相比,“爸”只是一个形声字,它并没有完全表达出父亲的高大、威严、在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儿女对父亲的敬爱。而“大”则包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关中人对于岳父的称呼也十分讲究,被称为“叔[shǔ]”。这种称呼表达了比自己的父亲小的意思。例如,我岳父在家中排行第二,我就称他为“叔”,而岳母则被称为“姨”。这种称呼方式体现了关中人的传统礼仪和文化尊重。
“多人”这个称呼现在已经几乎消失,只有老一辈的人还偶尔使用。这个词汇的字源与祭祀有关,表达了“多”多重数量的贡品的意思,其中包含了高尚和尊崇的意味。用“多人”来尊称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不仅体现了时代的沧桑感,还展现了关中人尊老爱老的精神。
“先人”是对已经离世的父母及祖辈的称谓,虽然现在不常使用,但仍然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情感寄托。关中人对于这些传统称谓的重视,体现了对这些称谓所赋予的所有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的珍视。如果这些称呼都消失了,那么与之相关的所有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也将逐渐消失。
陕西方言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独特的发音和词汇,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人文情感。希望这些分享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陕西方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