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火细石混凝土地面做法
一、材料准备的艺术化描述
在铺设工程的序幕中,材料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首先需要选用强度等级≥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这是工程的基石,必须确保其质量稳定并通过严格的安定性检测,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希望有的硬化后开裂现象。
骨料的选择同样关键,细石的粒径宜在5-16mm之间,我们采用的是高品质的大理石、白云石等不发火石料,这些材料纯净无暇,不含任何杂质。砂我们选用的是中粗砂,其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确保工程的纯净与坚固。
我们还会按需添加一些外加剂,如减水剂,它可以改善材料的和易性,让我们在施工时更加得心应手;如果需要防止收缩裂缝,我们还会添加膨胀剂,为工程增添一层保障。
二、基层处理的细节描述
基层的处理是铺设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对基层进行彻底的清洁,清除所有的浮灰、油污等杂质,确保基层平整干燥。然后,在施工前,我们要用水湿润基层,但要注意,不能有明水存在。
接下来,我们会涂刷两遍界面剂,这不仅是为了增强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更是为了确保铺设的平整和牢固。
三、搅拌与铺设的流程描述
搅拌与铺设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会根据水泥、细石、砂的实际特性,调整推荐的比例为1:2:3进行配合比。然后,按照水料比0.13-0.16进行混合,搅拌时间长达2-3分钟,直至均匀无结块。
自流平施工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我们将材料均匀摊铺后,立即用平板进行夯实,这一步骤旨在控制厚度与密实度,确保铺设的平整与坚固。
四、表面处理的技术细节
在表面处理的环节,我们注重细节与技巧。初凝时,我们会分两次撒布不发火硬化剂(6-8kg/m),通过机械镘抹使材料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形成4-6mm耐磨层。然后,我们会进行至少三次的机械镘抹,纵横交错操作,确保表面光滑如镜,无裂缝出现。
五、养护与验收的标准化流程
施工完成后,养护与验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会进行24小时的保湿养护,如使用锯末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至少7天,避免过早干燥。然后,我们按照≤6m×6m的规格设置分格缝,采用塑料/铜条等不发火材料进行分格处理或切割后填充胶泥。我们会严格按照《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等技术指标进行验收,确保每一环节都达到标准。
六、施工注意事项的细节提醒
在施工过程中,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骨料的加工过程中要严防混入其他石种或杂质,确保骨料的纯净。金属分格条需要进行绝缘处理,并与建筑主体进行等电位连接,确保安全。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35℃,避免高温或冰冻影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