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背后隐藏着局部强烈的异物反应。其首要诱因是前列腺导管的阻塞。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过程,或是外科创伤导致的组织坏死,前列腺增生也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感染和炎症破坏导管和腺体上皮时,细胞碎片、细菌毒素和前列腺分泌物便会进入组织间隙,成为基质内的异物,从而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能是局部化的,也可能波及整个前列腺。炎症的消退过程缓慢,大约需要2至3个月的时间,之后局部会被纤维结缔组织替代,质地发生变化。
专家根据病因将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细分为四大类:
1、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这一类占到了70%,常常是在近期的尿路感染之后继发。
2、医源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占比约为24%,主要是在经尿道手术如TUR-P和TUR-Bt后发生,半数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就会发病。针吸活检后也可能出现此类型的前列腺炎。
3、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占比虽小,只有3%,但背后的病原微生物却不容忽视,包括细菌、结核菌、布氏杆菌、梅毒螺旋体、病毒及真菌等。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因灌注卡介苗而引发的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发病率在膀胱灌注卡介苗的并发症中仅次于膀胱炎和发热。一些对膀胱灌注卡介苗的患者进行前列腺病理检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率实际上很高,平均从开始灌注到发现本病的时间约为一年(3至25个月)。
4、系统性肉芽肿病引发的前列腺炎:这一类占3%,是全身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在前列腺的局部表现。这其中包括过敏性肉芽肿病(Churg-Strauss综合征)和Wegener肉芽肿病。前者常与多器官肉芽肿和哮喘有关,因其肉芽肿内有明显的嗜酸细胞浸润,故又被称为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后者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呼吸道肉芽肿及脉管炎。
此病症不仅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挑战,也为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深入了解其成因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