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粥也会引起高血糖
关于粥与血糖的一些误解及建议
在广州,粥品因其多样性和独特风味被誉为“粥品王国”。有关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喝粥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粥,这让喜欢粥的广东人感到困惑。实际上,研究发现,吃粥后的血糖确实会比吃等量干饭的血糖有所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完全不能享用粥品。
为了深入了解粥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专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观察了31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别进食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和稀饭,并记录了血糖的变化。结果发现,进食干饭时的血糖明显低于进食稀饭时的血糖。尤其是早餐后、午餐前的血糖,是一天中较难控制的时段。这除了与早晨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有关外,还与早餐的质、量、烹调方法有关。
那么,为什么等量的干饭和稀饭对血糖的影响会如此不同呢?原因在于大米中的淀粉并不溶于水,加热可以促进其在水中溶解。稀饭呈半流状态,进食后胃的排空时间比较短,这些都可能是稀饭比干饭对血糖影响大的原因。
专家表示,粥易消化,具有暖胃、开胃、清肠的功效,还能迅速补充水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吃粥关键是控制总量。例如,南瓜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大量食用南瓜粥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搭配合理的早餐,如搭配牛奶、青菜、豆浆等营养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大米可以搭配麦片、小米、黑米、玉米等煮粥,这些食物纤维多,消化吸收时间长,比白米粥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记载,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数并不比米饭高。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一点。虽然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粥,但并不鼓励过量食用。对于长期喝粥的患者,应做到控制粥的量和质量,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以稳定血糖。
广东人的饮食习惯中,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通过的和建议,能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粥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合适的选择。我们也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的搭配和平衡,保持健康的体魄。(责任编辑骆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