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喝汤进补 4种错误喝汤习惯要改正
品味汤道,领略岭南秋补奥秘
在岭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秋季煲汤进补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人可能觉得喝汤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随心所欲即可。真正的汤道,却包含着许多细致的技艺和丰富的知识。
家中的常见汤品,别看种类繁多,背后却各有营养特点。肉汤,如排骨汤、猪蹄汤,虽然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却也伴随着大量的脂肪摄入,尤其那些对心血管有害的饱和脂肪。这类汤品不宜频繁享用。
相较之下,鱼汤如鲫鱼汤,其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易于人体吸收。蘑菇汤则因其丰富的营养素和菌类成分,对提高免疫力大有裨益。而那些以花草药材熬制为主的养生汤,如花旗参乌鸡汤,虽具有滋补效果,但因个人体质不同,其原材料的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至于蔬菜汤,如紫菜蛋花汤等,其营养则与所选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在享受汤的过程中,也有四个常见的错误习惯需要纠正。首先是喝汤的速度过快,这样容易导致摄入过量,造成肥胖。喝汤应该是一种慢品位的享受,不仅有助于充分体验汤的美味,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裕的时间。其次是只喝汤不吃肉,很多人认为汤的营养都在汤内,其实大部分的蛋白质营养仍在肉的本身。再者是习惯用餐后才喝汤,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西方的出餐顺序一般是先喝汤,再用餐,这更有利于健康。最后是要避免每顿都喝过多的汤,尤其是那些高热量、高盐份、高嘌呤的汤,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更应避开。
说到秋季养生汤,马蹄水鸭汤、冬瓜水鸭汤和金银花水鸭汤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汤品不仅口感鲜美,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是秋季养生的佳品。马蹄水鸭汤中的荸荠和水鸭共同炖煮,既清热解毒又滋补养颜。冬瓜水鸭汤则具有清热解暑、滋阴润燥的功效。金银花水鸭汤则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作用。这些汤品在秋季饮用,既能滋润身体,又能缓解秋燥。
喝汤的讲究远不止于此。在享受汤美味的也要注重汤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果,才能真正领略到岭南秋补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