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
(更新于2025年春季)
一、传染病防控新指南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期,我们应着重关注流感、诺如病毒、水痘等常见疾病。一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预防疾病,从日常做起:勤洗手、不共用物品、避免揉眼。教室和家庭要定期通风消毒,保持环境清洁。要加强晨午检,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接种相关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康复期的学生需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调整身体状态。
二、交通安全知识普及
步行和骑行时,我们必须遵守规范。未满12周岁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禁止骑电动车。骑行时,请远离音乐、手机,不与机动车抢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护栏、不在路边嬉戏。乘车时,请系好安全带,警惕超载车。还需注意“开门杀”和汽车盲区等安全隐患。
三、防溺水与户外安全提示
请远离河道、水库等危险区域,不要擅自下水游泳或捞取物品。游泳时,请选择正规场所,并确保有成人陪同。发现同伴溺水,应立即呼救,并投递救生工具,切勿盲目下水施救。户外活动期间,不要在阳台、高处攀爬或抛物,避免前往无人监管的场所。
四、校内与活动安全须知
在校园内,我们要注意课间和运动安全。上下楼梯时,请慢行、不奔跑推搡。课间活动时,避免剧烈碰撞,不攀爬围墙、树木或探身窗外。体育课上,要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带病参与高风险活动。请检查教室电器、门窗的隐患,不携带危险物品到校。
五、饮食与健康管理新策略
请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霉变食品,少食高盐高糖类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适应校园节奏。压力较大时,可通过运动和交流来缓解。
六、其他安全教育提醒
请提高防骗意识,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或礼物,不透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学习防性侵知识,结伴出行,拒绝不当身体接触,明确告知家人行踪。还需熟记紧急电话,如火警(119)、急救(120)。遇到火灾时,保持镇静,用湿毛巾捂鼻逃生。
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涵盖传染病防控、交通、溺水、饮食、心理等多个维度。家校应协同落实日常监管与习惯培养,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