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急性脑中风!医师:把握黄金3小时
在嘉义古坑的某个角落,居住着一位名叫阿嬷的86岁老人。这位慈祥的长者,在不久前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危机。急性脑中风突然袭来,导致她左侧中大脑动脉阻塞,失语和右侧手脚瘫痪的症状显现。幸运的是,在关键的“黄金3小时”内,医生及时为她施打了血栓溶解剂,使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来自大林慈济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许明钦解释道,急性脑中风的治疗手段中,“黄金3小时”内的血栓溶解剂治疗是救命的关键。这种药物与“阿斯匹灵”不同,后者主要用于预防二次脑中风,而血栓溶解剂则能在中风发生后迅速发挥药效,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根据台湾脑中风医学会的建议,虽然施打血栓溶解剂的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对于像阿嬷这样的高龄患者,施打后确实存在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风险。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只要医疗团队对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和风险有足够把握处理,家属也能接受相关风险,病人依然有获得治疗的机会。在大林慈济医院的统计中,近3至4年来,约有2至3成的急性中风病人通过血栓溶解剂的治疗减少了严重后遗症的发生,这一治疗手段在降低后遗症方面效果显著。
许明钦医师强调,面对急性脑中风患者,医生的抢救工作是与时间赛跑的。病人送达医院后需要接受一系列检查,因此医生通常希望家属能在十分钟内做出治疗决定。建立正确的中风急救观念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刻迅速协助医生做出治疗选择。
许明钦医师指出,中风的成因大多与血管问题有关,其中八成是由于血管梗塞。而在这之中,有六成患者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他呼吁民众应重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预防,降低中风的发生几率。
这篇名为《抢救急性脑中风!医师把握黄金3小时》的文章,由网友『催泪小丑』至本站。文章生动描绘了急性脑中风的危害以及抢救的紧迫性,同时强调了正确急救观念的重要性。文章风格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展现了医疗人员在抢救急性脑中风患者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