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煤业公告(阳泉煤业:变中求进方能“扬”煤“吐”气)
阳泉煤业:从煤炭转型到能源革新的先锋之旅
在华夏大地的煤炭重镇阳泉,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正经历着由煤炭依赖向多元能源革新的转变。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更承载着阳泉煤业这一无烟煤上市公司的转型梦想。
回溯阳泉煤业的历史,自1999年诞生以来,便紧紧依托煤炭资源,坚持创新驱动,不断转型升级。从有限的资源开采,到无限的资源利用,阳泉煤业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变革之路。
经过二十载风雨兼程,阳泉煤业总资产从初创的33亿元跃升至461亿元,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也实现了倍数级的增长,分别由23亿元和2.68亿元增长至327亿元和28.19亿元。公司的地位也日渐稳固,入选了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并成为MSCI指数中国成份股、富时中国成份股的一员。
作为阳煤集团旗下以煤炭主业为主的上市公司,阳泉煤业的管理层明确了公司的发展目标:争做集团利润创造先锋、省内市值管理先锋、行业公司治理先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乃石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依然是煤炭资源的储备、开发和利用。
回顾过去,阳泉煤业曾面临规模小的困境。但公司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对于集团的优质生产矿山和新矿山,公司坚持“成熟一个,收购一个”的策略,相继进行整合并购,目前拥有9个矿山,年生产能力超过了3000万吨。
以新井矿为例,资产注入不仅增加了公司的活力和耐力,更是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杨乃石透露,阳煤集团正在构建一个亿吨级的煤炭公司愿景,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建成。其中,祁源煤矿和西上庄煤矿等优质资产有望未来进入上市公司。
在扩大规模的阳泉煤业也在积极盘活现有资产,充分利用和释放先进产能。例如,平舒温家庄煤矿的产能提升项目已经获得国家的批准,预计2020年后逐步释放产能。
阳泉煤业还面临着煤层气治理的挑战。在多年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公司打造了一种独特的瓦斯治理模式,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矿区瓦斯抽采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下属矿井未发生一起井下瓦斯事故。
阳泉煤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变革,公司坚定地走上了能源革新的道路,不仅致力于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水平,也在积极寻求和新能源、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未来的阳泉煤业,必将在能源领域续写新的辉煌篇章。阳泉煤业:化害为宝,变中求进
发电是燃气利用的主流形式,阳泉煤业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行动,将煤层气转化为宝贵的能源。目前,该公司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18.9MW,年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杨乃时透露,今年上半年已实现发电量2.31亿千瓦时,销售收入也达到了2.32亿元。
不仅如此,阳泉煤业还积极扩展发电项目。在一矿和司家庄,公司正建设新的煤层气发电项目,预计年底将增加发电装机容量18MW。到“十三五”末,阳泉煤业的发电总装机容量有望增至156.9MW。
发电之余,阳泉煤业还深入进行煤层气深加工,将煤层气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的能源产品。公司在山西布局的神堂嘴工业园便是一个例证,总投资预计达7.5亿元。目前,园区内的煤层气脱气浓缩制压缩天然气(CNG)项目已经启动,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项目投产后,将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了传统的能源开发,阳泉煤业还计划在该园区建设3个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包括煤层气液化项目、汽车油改气项目以及CNG汽车加气站项目。杨乃石认为,通过煤层气的抽采、开发和利用,不仅实现了“化害为利”,更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内部管理上,阳泉煤业同样展现出了变革的决心和勇气。该公司大胆推行契约化改革,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将过去的行政命令式管理转变为契约化、法治化的管理模式。这种“一企一策”的原则使得公司在生产经营指标上实现了从生产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同时给二级单位更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和人事调配权。
在新时代下,国企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招。阳泉煤业从体制机制入手,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坚持领导干部“赛马”机制。最近,该公司更是公开招募董秘、副总经理等高管人才,此举在山西省属国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尚属首次尝试。公司意在通过引进市场人才优势来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展望未来,阳泉煤业将继续坚持人才选用方面的创新,为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一个不断发展的平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中,阳泉煤业正以变革的精神大步向前迈进。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阳泉煤业的转型及其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