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是几月(地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相应季节变化)
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这两个神秘的词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文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轨迹。
新华社从天津发出报道,日期为7月3日。据天文专家透露,地球在每年的7月7日左右会移至距离太阳最远的点远日点。太阳的视直径达到全年最小。
天津市天文学会的教育专家赵之珩向我们解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会有距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和最远的远日点。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每年一月初经过近日点,七月初则经过远日点。而且,地球到近日点的距离是1.471亿公里,到远日点的距离是1.521亿公里,两者相差约500万公里。
天文专家进一步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不仅影响地球在轨道上的速度,还对地球的季节变化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太阳的引力,地球在近日点附近时运动得更快,反之在远日点时则较慢。尽管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有所变化,但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度影响,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同一地方在不同时间接收到的热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变化的现象。赵之珩强调,虽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对季节变化的影响是次要的,但这个“次要原因”同样不能忽视,它实际上起到了“缓冲器”的作用,使得地球的气候得以保持稳定。
对于许多人可能有的疑问,“太阳离得远应该是凉的,为何天气会越来越热?”赵之珩解释道,这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和地球自转平面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即23度26分。这个角度导致阳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形成了四季变化的现象。没有这个“次要原因”,地球的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
当地球经过近日点时,北半球的夏天会更热;而当地球经过远日点时,北半球的冬天会更冷。这一神秘而又有趣的天文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宇宙无尽的遐想。
带你了解了地球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若想继续深入了解这一话题,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