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境内外价差过高并非因关税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民的财富积累日益增加,消费理念也愈加理性。这种新的消费态势,正在促使越来越多的商家调整他们的经营策略。
以香奈儿为例,这个曾在内地市场连续5年涨价的品牌,最近宣布今年在内地市场降价20%,同时在欧洲市场提价20%。这一调价使得内地与欧洲市场的价格差异大大缩小,几乎消除了两个市场间曾经高达40%50%的价格差距。以某经典款手袋为例,调价后的内地与欧洲价差仅缩小至人民币约1700元,两地售价均已接近人民币3万元。
过去,人们常常将进口商品境内外价差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关税。尽管有关部门多次表示,我国的进口关税大多在10%以下,但消费者对此始终持怀疑态度。此次香奈儿调价后,境内外价差缩小至5%,这一事实表明,除了物流和销售成本差异外,跨国公司的定价策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在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获取消费者剩余。为追求超额利润,他们往往在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的定价策略。这种策略要想持续,必须保持买家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并有效阻止某些买家的转卖行为。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定价策略逐渐失灵。奢侈品市场虽曾一路高歌猛进,但在2014年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购买力。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他们变得更为理性,知道如何更明智地进行消费。
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出国旅游并购物。去年,内地公民年出境旅游人数已突破1亿人次,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成为主力军。面对境内外巨大的价差,消费者自然选择用脚投票。跨国公司的定价策略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易地分割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了。
互联网购物的兴起也给差别化定价带来了冲击。代购和跨境电商的崛起使得全球购物变得触手可及。奢侈品行业无法抵挡电商全球化的巨大潮流,也无法阻止勤劳的代购军团侵蚀其利润。
香奈儿的全球调价是顺应市场的明智之举。可以预见,未来更多国际大牌调整其全球价格体系将成为一种趋势。奢侈品调整定价策略也反映了我国消费的新变化。商家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及消费心理缺乏理性进行提价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国民的消费理念已经趋向理性,商家需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并调整他们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