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黑名单制度:卫计委要严惩非法行医
重塑医疗秩序:国家卫生计生委重拳打击非法行医,建立“黑名单”制度
近年来,黑医生、黑诊所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彻底整顿医疗秩序,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此次通报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非法行医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通报指出,部分医疗机构过于注重业务发展而忽视内部管理,导致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匮乏,行业自律不足,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为了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故意违法违规的情况也频频被曝光。
为了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在这项行动中,全国共查处无证行医案件4.4万件,医托行骗案件966起,吊销执业许可证165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833件,刑事立案1256起,刑事拘留1373人,打掉犯罪团伙32个。这一系列的数字不仅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也有效整顿了医疗市场秩序。
通报中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和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区,医疗资源匮乏,医保新农合异地报销困难,导致外来流动人员往往不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非法行医的形式也愈发多样化、隐蔽化,给打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为了进一步深化打击非法行医的斗争,卫生计生部门将建立“黑名单”制度。这一制度将加大对无证行医人员以及违法情节严重医疗机构的曝光力度,惩戒失信行为,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还将完善鼓励群众投诉举报的制度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典型案例的通报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社会监督氛围。
卫生计生部门表示,将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源头上铲除非法行医生存土壤。通过扎实推进深化医改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措施,让群众能够就近获得较高质量、较低价格的基本医疗服务。对民营医疗机构依法监督,建立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通过这次整顿行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非法行医的零容忍态度,也看到了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而付出的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规范、健康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