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规范治疗 不用担心激素发胖
在门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哮喘患者:医生已经为他们开具了标准化的哮喘治疗药物,但病情似乎没有明显改善。当患者被问及原因时,他们常常提到对药物的疑虑,认为药物中的激素成分会导致身体发胖,因此选择避免使用。宁愿在哮喘发作时紧急寻求静脉输液,也不愿意使用医生处方的含激素药物。
事实上,这里的“激素”指的是糖皮质激素,确实是当前哮喘治疗中最有效的药物。但激素有口服、静脉和吸入三种剂型。其中,静脉激素能够迅速控制哮喘的急性发作,直接进入血液,效果显著。口服激素则通过胃肠道吸收,起效稍慢。
无论是静脉还是口服的全身激素,在发挥作用的血液中的激素也会流向身体各个部位,引发一系列副作用。长期使用全身激素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血糖升高以及向心性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避免全身激素的副作用,吸入激素应运而生。这种药物直接送达炎症部位肺部,无需通过血液循环,大大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现代常用的吸入激素常与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进一步减少了激素的用量。
那么,为什么哮喘患者对吸入激素如此恐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区分各种激素剂型,误以为吸入激素也会有全身性的副作用。
实际上,当我们比较吸入激素和全身激素进入血液循环的剂量时,可以发现吸入激素的剂量非常小。以常用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为例,成人每次吸入的激素仅为160微克,每天两次,总量为320微克。其中,只有一部分被吸入肺部发挥作用,其余部分在口腔和咽喉部位被清除,真正进入血液循环的激素量微乎其微。这些已经被无数患者的实践所证实,即使每天规律吸入激素,全身的副作用发生率极低,“发胖”的情况更是罕见。
相比之下,全身激素的剂量要大得多。患者如果因为害怕“长胖”而不遵循医嘱,不规则使用吸入激素,而是频繁看急诊、打点滴使用全身激素,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更重要的是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
医生们为了降低吸入激素的副作用,会尽可能使用最低剂量的激素,并联合其他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孟鲁司特等来控制哮喘症状。
哮喘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标准化的哮喘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完全控制哮喘病情,还可以将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根本无需担心“发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