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用人肉胎盘造胶囊出售 现场酸臭扑鼻
揭开胎盘加工行业的神秘面纱
在华夏大地的千年传统中,胎盘一直被视为大补之物。从1500年前的历史记载至今,中国一直有着使用胎盘作为药材的习惯。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胎盘加工行业也悄然兴起,不少机构将胎盘加工成胶囊出售。这一转变,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好奇与关注。
胎盘胶囊,真的如此神奇?
初为人父的郑州市民李先生对此深有体会。短短三天内,他就在医院产科病房收到了十七份宣传广告,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胎盘胶囊加工业务。这些宣传册背后,共涉及十三家单位,大多打着“月嫂服务中心”、“母婴护理机构”等旗号。推销人员声称加工地点干净卫生,一天即可完工。
这样的加工过程是否安全可靠?许多新父母和准父母们表达了疑虑。“如果加工环节卫生不达标,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位年轻爸爸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取走加工”的模式下,健康胎盘被掉包的可能性难以避免。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何确保这些机构不用其他物质冒充胎盘胶囊?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郑州市农业路的一处老旧居民楼内,我们找到了名为“母乳康月嫂服务中心”的机构。内部环境并不理想,客厅茶几上竟摆放着尚未灌装的黄色胶囊和褐色粉末。一名男子坦言,这些粉末就是已经加工好的胎盘。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里的加工过程竟然就在茶几上进行。
该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冲洗胎盘、烘干、研磨成粉、灌装都在这里完成。但记者看到的环境并不符合卫生标准,烘干机托盘已经焦黑,沾满不明物质。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里没有任何相关的生产信息和标识。
这一调查揭示了胎盘加工行业的真实面貌,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行业的思考。在追求健康的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这些看似平常却关乎健康的小事?胎盘加工行业是否应该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