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专家称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超20万亿
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了我国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深化与改革进展。他明确指出,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突破口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这将带来每年近0亿元的年金滚动增量,无疑为我国养老金市场化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措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长期投资的又一“活水”。
在深入养老金问题时,郑秉文提到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严峻性。目前,我国对于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官方测算尚未明确,也没有中长期养老金支付能力的预测制度。尽管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测算结果,但各国的实际情况差异巨大。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哥斯达黎加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老龄化的养老金压力。
中国的情况尤为严峻。我们实行了一胎政策几十年,老龄化趋势显著。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2.8%,高于美国的27.0%,与哥斯达黎加相当。在养老金储备上,我们与美国的差距显著。美国的社保基金规模足以支付3年半的养老金支出,而中国仅够支付1年半。基于这些数据和现实情况,我们有理由推测,中国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可能超过20万亿。
针对这一巨大的养老金隐性债务,我们需要冷静分析和客观对待。在养老基金的规模中,财政补贴占据了一定的比重。我们也应看到在养老金制度上的努力。收不抵支和需要财政补贴的省份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我们不能忽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严峻性。对此,建议国家审计署进行一次内部的“摸底”,以明确我们的养老金状况和未来的缺口。
养老保险改革正在深化,但养老金隐性债务的严峻性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挑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养老金制度改革上的努力和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以找到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