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玉米香又甜或因添加“甜蜜素”
当季新鲜玉米:自然之甜与人工添加的诱惑
随着夏季的脚步渐深,当季的新鲜玉米如同一曲欢快的田园乐章,纷纷走进我们的视野。其嫩嫩的口感、香飘四溢的气息以及甜丝丝的味道,都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专家却提醒我们,有些玉米那过于甜腻的味道背后,可能隐藏着人工添加的甜蜜素或玉米香精。
在繁华的东直门地铁附近,6月19日的街头弥漫着煮玉米的香气。一位热情的摊主一见记者便热情推销:“新鲜的玉米,又香又甜!”他们告诉消费者,不同的玉米品种煮出的味道有所不同,有的甜,有的不甜。一位知情人士却透露,为了让玉米味道更加甜美,一些摊主会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糖,甚至使用甜蜜素或玉米香精。
在我国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甜蜜素被允许作为甜味剂使用,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饼干、面包、雪糕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而在陈皮、话梅中则可以达到8.0g/kg。对于煮玉米或烤玉米,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是否可以使用甜蜜素以及具体的用量。
朝阳食品协会副会长鲍新春为我们深入了甜蜜素的用途与危害。甜蜜素是一种非营养型的合成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倍。在食品生产中,由于糖的成本较高,一些企业会选择使用少量的甜蜜素以降低成本并达到甜味效果。如果滥用或超标使用甜蜜素,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孕妇、小孩和婴幼儿,影响更为显著。
鲍新春还提醒消费者,如果煮玉米的甜味儿过于浓烈,甚至吃完的玉米棒都能吸出甜味儿,那么很可能就是添加了甜蜜素。在购买玉米时,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选择那些自然甜美的玉米,避免摄入过量的人工添加剂。
在这个新鲜玉米的季节里,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也关注食品的安全与健康。毕竟,真正的美味应该是大自然的馈赠,而非过度添加的人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