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是保养脑力的重要关卡 六种方法可帮助健脑
在人生的旅途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然而在这个看似平稳的过渡阶段,很多人却开始感受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步入四十岁的分水岭,人们或许会忽然发现自己更容易分心,记忆力逐渐减退,言语表达似乎不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这其实是中年阶段普遍面临的“脑力危机”。据台湾《康健》杂志报道,“迈入40岁,是保养脑力的重要关卡。”随着岁月的流逝,人脑特定区域的细胞数会逐渐减少。
经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脑力在22岁达到巅峰,而27岁左右则会出现最大的降幅。从脑力的最高点开始,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每年下降1%,理解新知识的能力衰退0.5%,这些细微的变化通常在四十岁左右才会被我们所意识到。除此之外,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男性相较于女性,脑力衰退的速度更快。
那么,如何在四十岁之后保持大脑的“清醒”呢?学习是有技巧的,需要掌握新事物、有趣、多感官、关联性这四大要点。每天多做“脑部有氧运动”,如增加查看难度的日常事物、即兴驾驶、调整家居布置等,让大脑保持活力。
合理的饮食也是关键。要避免暴饮暴食,多吃低脂食物,每天尽可能摄取五种不同的果蔬,尽量避免甜食和精致、化学处理过的食品。全谷类、鱼、坚果、核桃、咖喱、牡蛎等都是对大脑有益的超级食物。
运动也是改善记忆的好方法。美国国家老龄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坚持每周三次、每次45分钟的快走运动,可以有效加强注意力、记忆力等。更重要的是,大脑也需要“排毒”,每天至少一次的大笑,具有抗击心理衰老的功效。
保持社交关系也是关键。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一项针对老人的研究显示,孤独是加速大脑衰老的危险因素,而积极的社交关系能对大脑产生有效刺激,有利于保持大脑健康。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社交圈,让大脑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