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感冒都有症状
在春夏之交,气温起伏不定,许多人容易遭遇感冒的侵袭。感冒,这个看似小病,实则有多种类型,不可轻视。
感冒并非只有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专家指出,感冒主要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两大类。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如打喷嚏、流鼻涕等。这类感冒俗称“伤风”,虽然常见,但也不能忽视。与之相比,流行性感冒则更为复杂,分为单纯型流感、肺炎型流感和胃肠炎型流感。
单纯型流感是冬季和春季的常见病,其症状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染性强,因此常引起小范围的流行。对于这类流感,预防胜于治疗,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症状明显,则需服用抗流感药物。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单纯型流感可能演变为其他疾病,需及早治疗。
肺炎型流感则相对少见,多发生于特定人群,如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或免疫力低下者。病程可长达3至4周,症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此类流感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胃肠型流感则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身上,与急性胃肠炎有时难以区分。但胃肠型流感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表现,不会有呼吸道症状。
专家强调,感冒时不能盲目用药,必须分清感冒种类。乱用药不仅可能贻误病情,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作用不大,还可能导致耐药。感冒时应该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我们也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在感冒高发季节,我们还应该加强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抵御感冒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