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上班6天误触辐射源面临截肢
这起发生在山东高密的辐射事故,让人痛心。一个年轻的贵州小伙小陈,因为工作流程违规和防护缺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让我们深入了解这起事故的经过、责任与赔偿争议以及行业警示。
一、事件经过
小陈在山东科宇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从事金属探伤工作。入职时,他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和取得从业资质。4月27日,入职仅第六天的小陈在维修师傅的电话指导下,拔除了一个被沙粒卡住的导管,误触了暴露的铱-192辐射源。全程未穿戴任何防护设备,辐射源暴露时间长达5-6小时。接触初期并无异常,数日后右手红肿疼痛,经多次就医未确诊,最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辐射损伤。
二、责任与赔偿争议
公司的违规行为让小陈陷入了困境。公司未提供必要的资质培训、防护装备及劳动合同。更令人担忧的是,涉事仪器来源存疑。事后,公司还试图要求小陈签署放弃维权协议,但被小陈拒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人社局也可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并启动工伤赔偿程序。公司需承担补缴社保前的费用,后续费用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关于截肢赔偿,需要根据伤残等级、当地收入标准等综合因素进行计算,通常包括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及辅助器具费。
三、行业警示
这起事故暴露出涉事公司在安全管理和防护方面的严重漏洞,违反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近期,山东省已经部署专项排查,强调特种作业必须落实“四必须”原则,包括培训、防护、规程和警示。这一事件也提醒广大务工人员,务必确认资质和防护措施后再上岗。
小陈的遭遇令人唏嘘。他的维权过程仍在继续,我们持续关注此事的也需要引起对高危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视。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