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爱好者(无线电爱好者频率)
无线电爱好者,又被称为“火腿族”,是一群对无线电技术充满热情,依法进行业余通信活动的者。他们游走在无线电波的海洋中,寻找知识、乐趣和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机会。关于他们关心的业余无线电频率的关键信息,如下所述。
一、常用业余频段及其独特魅力
1. 160m频段(1.80~2.00MHz):这是最低可用的频段,传播特性类似于中波。白天,它依赖地面波进行近距离通信,而到了夜间,则借助电离层D层的反射,实现远距离的神奇交流。这一频段需要大型天线和高功率的支持,特别是在冬季的傍晚和黎明时分,通信效果最佳。
2. 80m频段(3.50~3.90MHz):夏季因电离层的吸收影响,通信距离可能仅限于100-200km,但在冬季,其远距离通信效果优于160m频段。爱好者们常用水平半波偶极天线或垂直接地型天线来捕捉这个频段的信号。
3. 60米波段(535kHz频点):这是一个新兴HF波段,限定在五个频点内,并仅允许USB语音模式,最大功率为15W。对于火腿族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通信领域。
4. VHF/UHF频段:这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主要战场。其中,144-146MHz是业余业务唯一的业务频段,而438.500MHz则是重要的社区联络频率,常用于应急通信和日常交流。
二、中国频率开放范围概览
在中国,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开展活动。低频段包括135.7-137.8kHz至500kHz-3900kHz等;中高频段如7MHz、14MHz等被视为专用频段;而在VHF/UHF频段中,50-54MHz和144-148MHz是主要业务频段。
三、合规性要求
作为一个合法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操作前需要通过考试获取操作证,并申请电台执照。设备方面,必须使用型号核准或符合国标自制设备。中继台的管理也需要申请呼号,如广东前缀BR7,并提供技术方案等材料。
四、注意事项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享受无线电的乐趣时,必须确保不用于商业目的,并确保通信内容公开透明。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使用非业余频率,但必须在48小时内报备。若想了解更多关于竞赛活动信息,可以关注CRAC官网公告,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业余无线电活动是一项充满乐趣和的旅程,火腿族们在无线电波的海洋中畅游,寻找知识、交友并享受技术的魅力。但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必须遵守规则,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