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有什么知识吗
你是否留意过自己的饮水习惯?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坏习惯,其实关乎你的健康。让我们来一一剖析这些坏习惯,并找出正确的饮水方式。
第一个坏习惯:睡前不喝水。虽然睡前不宜大量饮水,但稍微润润口是必要的。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适当的水分摄入能降低血液黏稠度,进而减少脑血栓的风险。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水还能滋润呼吸道,助人安然入睡。
第二个坏习惯:不渴不喝水。很多人都是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但这时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要记住,喝水不仅是解渴,更是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黏稠度,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不管是否口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带上一瓶水,随时补充水分;在办公室或家里多放几个水杯,见缝插针地喝水。
第三个坏习惯:自来水一烧开就喝。喝白开水是个好习惯,但你知道吗?水不能一烧开就喝。自来水经过氯化消毒,可能会产生致癌化合物。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先放置一会再烧;水快开时打开壶盖;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这样能让水中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
第四个坏习惯:晨起不喝水。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救命的水,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经过一夜代谢后,身体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最佳的晨起饮品有白开水、矿泉水和柠檬水等。
第五个坏习惯:吃咸了不马上补水。吃太咸会导致高血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水肿等。如果吃咸了,要马上补水,最好是纯水和柠檬水。不要喝含糖饮料和酸奶,因为它们会加重口渴的感觉。淡豆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中含有较多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
那么,什么时间喝水最合适?喝多少水合适呢?早上起来一杯温开水,睡前一杯水,饭前半小时一杯水是最好的。在白天,每两个小时左右就要补充一次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成人每日饮水量应保证在2000-3000毫升,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水分的平衡。但在喝水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一次饮水量不宜过大,应适量多次饮用。在特定的时间点喝水时,通常以一杯二三百毫升为宜;其他时间内,则可不定时补充水,最终使总量达到推荐的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