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5个法子打通经脉活气血防寒
远古时期,当寒风肆虐,凛冬已至,人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便是如何抵御寒冷。那时,没有现代的取暖设备,身体的经脉气血运行成了关键。在寒冷的冬季,人们身体经脉中的气血运行会变得相对缓慢,甚至阻塞不通,导致肢体寒冷、皮肤青紫等受寒现象频发。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来一下那些来自远古时期的防寒秘法,以及如何通过打通身体的经脉来运行全身的气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耐寒程度,为何有些人总是比别人更怕冷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的含量较高,导致体内的热量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女性的新陈代谢率相对较低,使得热量的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导致体内热量释放较少。加之女性一般不太爱活动,热量的产生自然会减少。运动量不足往往会导致全身或局部循环不良,特别是手、足等末梢部位更容易感到冷。除此之外,缺铁和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也是女性怕冷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为何怕冷,我们就可以来一下防寒的五大古法了。首先是运脚趾,通过活动脚趾来强健肠胃。如果你胃肠功能较弱,不妨试试每天练习用二趾三趾夹东西,或者用手指按摩脚趾,坚持下来,你的胃肠功能会逐渐好转。
接下来是搓双足。摩擦双足可以使浊气下降,具有清肝明目的效果。这一动作还对神经衰弱、失眠、耳鸣、高血压等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坚持做可以延年益寿。
再来是敲手掌。手掌中的劳宫穴是重点,每天早晚握拳相互敲打左右手劳宫穴,再按摩整个手掌,可以疏通气血津液,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拍手掌也是一种好方法。手背为阴阳两经汇聚之处,每天早晚拍打手背可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预防寿斑出现,促使寿斑消失。
最后一个是捶腰背。通过对背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达到疏通经脉、调和脏腑的目的,防治腰背酸痛、腰膝无力、阳痿等症。方法是双手握拳,用拳的虎口部敲击腰部脊柱两侧。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不妨试试这些古法。拍手掌、搓双足、捶腰背等动作都能帮助你打通经脉、运行气血。手部的穴位众多,敲手掌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而捶腰背则能强肾壮腰。掌握正确的力度和部位,你便能有效地抵御寒冷,迎接一个暖和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