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房贷逾期率升至四年高位
一、现状与数据洞察
随着2024年年终的到来,我们观察到个人住房贷款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具体数据展现了一幅不容乐观的画面:八大银行的不良房贷资产支持证券(ABS)规模,从2022年的84亿元,显著增长到了225亿元。在研究的21家上市银行中,有19家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平均上升了0.1个百分点。
在国有大行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有所减少,大约减少3%,但不良率却呈现出微妙的上升趋势,这无疑是令人担忧的现象。
二、剖析核心因素
1. 宏观经济与收入压力: 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的波动性,像一双无形的手,削弱了居民们的还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居民短期消费贷款规模飙升至8.2万亿元,部分资金并未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而是流入了楼市,这无疑加剧了家庭债务的风险。
2.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房价的持续下跌导致抵押物价值大幅缩水,银行在评估房贷资产风险时更加谨慎。到2024年四季度末,尽管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3%,但不良率却逆势微升,反映出资产质量的压力。
3. 贷款结构的风险暴露: 特别是在2020-2022年期间发放的经营贷款,如今集中到期,当时的房价高位与现今抵押物价值无法覆盖贷款本金的现象,引发了续贷困难和大量不良资产的问题。
三、影响与应对策略
1. 银行业风险应对: 面对风险,银行正在加速通过资产证券化(ABS)的方式剥离不良房贷,处理规模在2024年相比2022年增长了近两倍。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普遍超过150%,意在增强自身的风险缓冲能力。
2. 市场信心受损: 高逾期率加剧了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导致房贷规模持续收缩。六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减少超过5000亿元,这进一步拖累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步伐。
个人房贷逾期率的攀升是宏观经济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整以及历史贷款风险暴露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这一现象可能会继续抑制居民的购房意愿并影响金融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