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要注意避免现代居室病症
在气象变化的众多因素中,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微气候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阳光和空气流动等,无疑对身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益处。
居室房屋除了挡风避雨、驱暖御寒的基本功能外,其内部的气候环境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居室气候调节电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居室气候越来越舒适,越来越不受自然气候的制约。与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仍属于一种“微气候”。人们经常出入不同的居室环境,身体可能无法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变化”,从而引发各种居室病症,如“空调病”等。
为了提升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提出了一种方法: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通过“多变”来应对“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生活在气象条件不断变化环境下的人,比如经常出入高温车间或冷库的工人,患感冒的几率相对较低。而长时间呆在空调居室和供暖气的房间的人,患感冒的几率则相对较高。
具体来说,通过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逐步提高生理调节能力以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从而提高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刚开始进行这种抗“变”锻炼时,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5℃,随着时间的推移,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10℃。温度变化不宜过于突然,而应平稳地提高或降低。
调节室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使用工具如空调、管道暖气、取暖器、加湿器等来进行调节;二是通过自然调节,即所谓的“空气浴”,通过开闭门窗,让室外空气和阳光调节室内温度。这种“微气候”的变化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时下正值冬季,调节居室温度最常用的方法是调节供暖源,如调节空调的控制温度、开启取暖器的供热管等。如果调节室温有困难,人们可以经常出入温度不同的环境,这样也能达到类似的健身效果。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这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养生是一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编辑推荐的一些文章如中医养生常识、更年期女性发胖的真正原因、虫草与金玉的比较以及养生民谚的解读等,都是对人们健康生活的有益补充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