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该教他「反击」吗?专家这样说…
在与家长们讨论孩子被欺负的问题时,我常常先进行一次小调查。我总会问家长们:“当您的孩子在学校遭到同学的不公平对待,甚至遭受暴力时,您是否会鼓励孩子进行反击?”通常,令人震惊的是,接近半数的家长表示会鼓励孩子动手回击。这让我想起了一本名为《被欺负时,可以打回去吗?》的绘本。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在一九二九年所提出的,面对压力时人们会有战斗或逃跑的反应,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存机制。不仅人类,许多生物在面临威胁时都会采取自己的防御手段。当我们孩子被欺负时该如何应对,其实是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个体必须学会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鼓励暴力行为。与孩子共读的家长和教师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思考除了动手打人之外,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式。如何面对暴力?如何与他人和平共处?如何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和掌握适当的社会技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的问题。
作为专家,我认为大人们应该创造一个安全、尊重、互信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当孩子们遇到冲突和矛盾时,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学会用理智和冷静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孩子们之间难免会有摩擦,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会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下,自己决定要采取的行动,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曾经处理过这样一个情况:两个孩子突然打起来了。我一边帮助受伤的孩子止血,一边了解事情的原委。原来是一方挑衅引发了这场“意外”。在处理这种问题时,我告诉家长并与孩子们一起反思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他们不仅要学会处理冲突,更要学会在冲突后进行反思和调整。
这个绘本故事中,有三个主要角色:欺负别人的孩子、保护别人的孩子以及被欺负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并分析这三个角色所面对的情况和内心感受。当孩子具备思考能力和同理心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更加理智和和平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仅仅依赖暴力。告诉孩子们,真正的勇者不在于外表的强悍,而在于内心的坚定和做出正确选择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