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从缅甸撤侨
中方在不同历史阶段针对缅甸局势及其可能的撤侨行动作出了多维度的回应。这些回应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关注,以及保护公民和推动区域合作的坚定立场。以下是详细梳理:
一、回望2021年仰光暴力事件的中方应对
针对仰光发生的中资企业遭遇打砸事件,中方外交部迅速作出反应,明确将其定性为“性质恶劣”。中方坚决要求缅方增派警力,全方位保护中资机构的安全,并对肇事者依法追究责任。虽然当时并未启动撤侨行动,但中方敦促缅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安全。提醒在缅的公民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中方还强调了中缅经贸合作的互利性,呼吁缅甸民众理智看待局势,避免受到外界不当煽动,维护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二、聚焦2023年缅北冲突升级的中方应对
随着缅北战事的不断加剧,中方展现出高度的人道关怀和负责任的态度。不仅为部分国家的公民提供经中国撤离的人道过境便利,还建议所有在缅北的中国公民主动向安全区域转移,或通过陆路口岸安全回国。中方与缅方紧密协作,保障口岸的畅通和安置能力的充足。解放军也在云南边境地区加强武装巡逻,确保边境的安全稳定,为撤离行动提供稳定的通道。
三、长远的立场与措施
中方一直呼吁缅甸各方保持克制,主张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矛盾,避免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为此,中方与缅方建立了联合处置机制,涵盖治安维护、物资救援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中方还会根据局势的动态变化进行风险评估,并保留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的主动权。目前,中缅陆路口岸保持开放状态,为人员的流动提供了基础保障。虽然尚未到达大规模撤侨的阶段,但中方已做好充分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中方在应对缅甸局势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方也强调与缅甸的友好合作关系,呼吁双方克服困难,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