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

皮肤病 2025-05-09 07:24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一、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

1. 加热高锰酸钾法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 → KMnO + MnO + O↑。

装置类型:固固加热型,主要设备包括铁架台、酒精灯和试管等。

操作要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引发试管炸裂。试管口需塞入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实验结束时,应先移除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2.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法

反应原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lO → 2KCl + 3O↑。

装置类型:同样采用固固加热型,与高锰酸钾法装置类似。

优缺点:此法制得的氧气产量较高,但需要催化剂且需要加热。

3.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法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O → 2HO + O↑。

装置类型:采用固液不加热型,主要设备包括锥形瓶、分液漏斗等。

优点:该法常温反应,操作安全,产物环保。

缺点:反应速率较慢,催化剂需要回收。

二、氧气的收集方法

1. 排水法: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可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2. 向上排空气法:利用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适用于快速收集但纯度稍低。

三、实验操作通用步骤

1. 检查气密性:确保装置密封良好。

2. 装药与固定:将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铁夹固定在试管口的1/3处。

3. 预热与加热:先对试管进行均匀预热,再对反应物进行集中加热。

4. 收集时机: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以避免混入空气。

四、验满与检验

验满(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表示氧气已充满。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五、其他制氧方法(补充)

1. 电解水法: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在阳极析出。

2. 过氧化钠分解法: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钠。

注意事项:

1. 安全防护:加热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烫伤,并防止试管炸裂。

2. 环保处理:实验产生的废液需妥善处理,催化剂二氧化锰可回收再利用。

以上制氧方法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高锰酸钾法因操作简单常用作基础教学,而过氧化氢法因安全性高更适用于学生实验。

上一篇:肚子右侧复位经常疼痛抽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