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是缅北诈骗成员
近期落网的缅北诈骗网红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网红落网,缅北诈骗浮出水面
近期,一些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相继落网,因涉嫌参与缅北诈骗活动而被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这些网红在平台上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他们的落网,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背后的诈骗故事。
首先是“阿强”,一个在唐山滦南地区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他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积累粉丝后转型直播带货,利用“矿场合作”的名义,以低于市场价50%的价格虚假销售金条,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他利用粉丝的信任实施诈骗,最终在2025年3月15日被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另外一位网红“祥小祥”,以记录农村生活走红,后来也涉嫌参与缅北诈骗活动。其具体的案情尚未完全公开,但移交现场已在2025年3月14日曝光。
二、历史案件回顾与争议
除了上述近期落网的网红,还有一些历史案件也值得关注。例如李赛高,他在2022年2月被多地警方指认为缅北“亨利集团”诈骗团伙成员。其账号因涉嫌诱骗中国公民赴缅北务工被封禁。早期视频中,他曾自称“远征军后代”,以弹唱中国歌曲吸引超百万粉丝。2025年3月17日部分媒体报道称李赛高的身份系误判,虽然其本人澄清为学生身份,但此前的官方通报与平台封禁行动仍存疑点。
另外一位网红“海波”,曾在直播中自称为缅北“亨利集团”副总,声称被迫参与诈骗并虚构受害经历。后经查实,其言论是为了博取流量而编造的虚假内容,他实际上是诈骗团伙的核心成员。
三、缅北诈骗团伙的运作特征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缅北诈骗团伙的运作特征。他们利用“爱国情怀”“乡土文化”等标签塑造正面形象,通过短视频平台积累信任后实施诈骗。他们以“高薪工作”“低价商品”为诱饵,诱骗受害者赴缅北或线上支付,实际涉及非法拘禁、强迫劳动等暴力犯罪。诈骗团伙甚至通过中国境内网红引流,受害者资金流向缅北地下产业,侦破难度较高。
四、公众防范建议
面对这种情况,公众需要提高警惕,对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或高薪招聘信息保持理性。要核实网红的背景,尤其关注涉及境外内容的账号,避免盲目信任“人设”。还要关注官方通报,多地警方通过政务平台发布诈骗预警,可以及时获取风险提示。
上述案例显示,缅北诈骗团伙正通过网红经济渗透公众生活。我们需要多方协作加强监管与公众教育,共同防范此类诈骗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