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可转债发行一览表
一、发行规模与数量的飙升
在2017年,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和数量均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这一年,共发行了58只可转债,总规模高达1715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6年的33只、1065亿元,分别跃升了75.76%和60.32%。这一数据的飙升,清晰地反映出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的需求,发行主体主要集中在银行和非常银金融领域。
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有着清晰的政策推动脉络。2017年2月,证监会调整了再融资规则,限制了定增融资并延长了间隔期至18个月,这一举措促使更多企业转向可转债融资。同年5月,《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修订,更是取消了可转债申购资金冻结要求,降低了机构参与门槛,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市场表现与特点:市场波动与结构分化并存
在2017年,虽然中证转债指数全年微跌0.16%,显示出一定的市场波动,但平均转股溢价率从37%降至22%,反映了市场估值的压缩。在这一年中,股市的结构性行情,如消费、金融板块的领涨,带动了部分转债的表现,但整体上看,债市熊市的影响使得转债市场受到一定的拖累。
退市方面,截至2017年7月31日,当年退市的可转债中,绝大多数(95.41%)是通过转股退出的,只有少数是因回售或到期未转股而退市。退市转债的价格高点主要分布在一个较为宽泛的区间(150元-300元),这反映了投资者在转股窗口期的收益空间。
三、发行主体与投资逻辑:行业分布与投资策略的双重考量
在银行类可转债方面,它们主要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显示出银行业对于资本充足率的重视。而在非银金融领域,如券商等,则通过发行转债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对于投资者而言,偏债型的转债(价格低于95元)因其高到期收益率而吸引保守型投资者;平衡型的转债(95元-125元)则兼具防御性和潜在收益。在2017年,部分转债如本钢转债,因行业周期波动而实现短期价格反弹,这充分展示了转债“债底保护+股性弹性”的双重特性。
四、未来影响与趋势:政策调整与市场预期的双重驱动
进入2018年,随着政策调整的持续和发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转债市场的基础将更加稳固。预计在未来,可转债的发行量将继续增长,而收益波动性也将随之加大。投资者在参与这一市场时,需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做出更为明智的投资决策。
数据来源综合说明:以上数据和信息均来源于可靠的公开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证券交易所、监管机构、财经媒体等。
皮肤病医院
- 干燥过敏性皮肤怎么办
- 北京华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医院,网上医生免费问诊
- 100种皮肤病对照表,100种皮肤病对照表-皮肤病识别图解对照-手机
- 扫一扫图片识别皮肤病app,扫一扫图片识别皮肤病app毛囊炎
- 广州皮肤科医院排名第一,广州皮肤科最厉害的三个医院
- 天生黑皮肤能变白吗,天生黑皮肤能变白吗用什么护肤品
- 怎么美白皮肤最有效,怎么美白皮肤最有效内调
- 南京皮肤科研究所,南京皮肤科研究所医院哪个医生好
- 怎样治疗皮肤过敏,皮肤过敏怎么治疗最有效
- 古铜色皮肤,古铜色皮肤和小麦色皮肤对比
-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科院皮肤病医院
- 最好的皮肤科医院在哪里,最好的皮肤科医院在哪里
- 地铁跑酷国际服全皮肤全滑板,地铁跑酷体验服全皮肤全滑板免费
- 北京皮肤科排名前十的医院,北京最有权威的皮肤科是哪家
- 南京市皮肤病研究所,南京市皮肤病研究所蒋王庙电话
- 晒伤后皮肤发红怎么修复,晒伤后皮肤脱皮怎么修复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