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看懂无字天书
炎炎夏日,防晒的需求大增,如何选择防晒乳液以及做好防晒,对许多人都十分重要。防晒品标示中的英文,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如无字天书一般。
要了解防晒,先要了解紫外线。紫外线包含有短波(UVC)、中波(UVB)及长波(UVA),其中UVC会被大气中的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影响皮肤的晒伤、老化、晒黑的,主要是UVA及UVB。
对于UVB的防护,主要是看防晒品上标示的SPF数值,SPF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简写,其所代表的意义是,延长皮肤被UVB晒红时间的倍数(SPF15可以延长为原来的15倍)。例如,一般人若在阳光下十分钟会晒红,则SPF15的防晒,可以延长为150分钟才被晒红(SPF15=10分钟X15倍=150分钟)。
对于UVA的防护,日本系统的化妆保养品,采用的是的PA的表示法;欧美系统的化妆保养品则采用PPD数值及IPD数值。IPD是立即性的晒黑,在照射UVA后立即变黑,PPD是持续性的晒黑,在肤照射UVA的2小时后仍持续存在的晒黑。PPD数值及IPD数值所代表的意义是,延长皮肤被UVA晒黑时间的倍数(IPD8可使立即性的晒黑延长为原来的8倍,PPD10可以使持续性的晒黑延长为原来的10倍)。例如,一般人若晒十分钟的太阳会有持续性的晒黑出现,则PPD10的防晒,可以延长为100分钟才被晒黑(PPD10=10分钟X10倍=100分钟)。PA是以+号的多寡来表示,其中PA+表示PPD数值2~4,PA++表示PPD数值4~8,PA+++表示PPD数值>8。
常见的防晒品成分,包含物理性及化学性两大类。物理性的防晒,几乎不会引起过敏性反应,和化学性防晒比起来,在外观上较不透明,呈现像是铁狮玉玲珑的白色;化学性防晒成分种类很多,防护效果也各不相同(见表)。其中对氨安息香酸(PABA)较易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尤其是小孩子),目前已很少用, Padimate-O属于对氨安息香酸酯(PABA esters), 和PABA比起来,较不会引起过敏。
选择防晒品时,需挑选可以防护UVB及UVA的广效性防晒乳液(Broad Spetrum Sunscream),尤其是需具有上述中可以防护UVA的成分;看防晒系数(SPF)是多少,以及防护UVA的系数是多少(PA或是IPD,PPD)。如果在户外的时间很短,只要擦SPF15以上PA+或PPD4以上的防晒就可以了,如果户外活动的时间很长,最好选用SPF30以上,PA+++或PPD10以上的产品。
选好了防晒乳液,接着要了解如何的擦防晒乳液才是正确的。防晒系数的测定标准为,涂抹在皮肤的防晒乳液厚度为每平方公分两毫克(2㎎/㎝2)所测得的结果。研究显示,一般人仅涂抹一毫克,甚至只有零点五毫克的厚度,即使擦了SPF50的防晒乳液,也等于只有SPF2.7~7.1,可见得涂抹厚度影响防晒效果甚大。涂抹不均匀也会影响防晒效果,2003年版的皮肤科Fitzpatrick教科书建议,涂抹两层的防晒乳液,可以较为均匀及提供较好的防护。
至于多久需要的补擦防晒乳液,一般建议,每两至三个小时需要的补擦。在2001年的美国皮肤科医学会杂志,有一篇报告指出,在外出前15~30分钟涂抹防晒乳液,当曝晒阳光后15~30分钟的涂抹防晒,以及当游泳、用毛巾擦、过度流汗及摩擦等,会影响防晒的效果时,的补擦防晒乳液,对于防范晒伤可以得到较佳的效果。
对于UVA的防护效果方面,学者Diffey在2001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影响最大的是涂抹的厚度(占72%),是涂抹是否均匀(占16%),防晒品吸收UVA的效果影响最小(占12%)。也就是说,虽然选了很好的防晒乳液,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防晒效果仍是大打折扣的。
除了涂抹防晒乳液外,要避免紫外线伤害,还需要做到尽量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的太阳,以及外出时多戴宽边帽、撑伞、穿着织的较密及深色的长袖衣服,以加强防护。
(常见的防晒成分)
该文章《防晒,看懂无字天书》由网友『等你爱我丶』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