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
随着春节的脚步接近,美容医疗机构纷纷借由市招、单张甚至网络广告推出各种整形、微整形美医疗程吸引民众。但这些爱美之路真的安全吗?根据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统计,每年受理民众医疗相关陈情案件近1,000件中,每10件就有约1.3件与美容医学相关,而其中因购买医美疗程而衍生的费用争议案件,更是占了59%,爱美族不得不慎。
医美并非购买商品消费行为
台北市卫生局表示,各种整形、微整形医美疗程皆是医疗行为,并非购买商品消费行为,,并不适用「不满意退费」原则。而其就诊进程更与一般就医流程相同,应由医师亲自诊察后由医事人员运行疗程,若是由咨询师或美容师解说疗程则不符合医疗进程,就需多加留意,毕竟医疗行为具有医学极限性、不确定性,加上美是主观的认知标准,的确容易陷入高风险情境。
未满18岁不得施作非必要美容项目
卫生局也提醒,自103年2月26日起,卫福部就已规定医师对未满18岁之青少年,不得施作非医疗必要之美容手术项目,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植发、抽脂、削骨、脸部削骨、颅颜重整、拉皮、胸部整形(缩乳及隆乳),,未成年的学生及家长也需特别留意。
保障自身权益「六要三不」原则
卫生局呼吁,选择美容医学机构疗程时需注意「六要三不」原则,1.要查看医疗机构开业执照,2.要查看医师执业执照,3.要充分与医师沟通想要改善的部位,4.要由医事人员亲自运行疗程及确实了解疗程效果,5.要详阅卫生福利部公告的美容医学处置同意书及说明书范本,6.要要求开立收据。1.不要相信「全国第一」、「全球独创」等夸大用语,2.不要参加赠品、折扣、团购等不当招揽活动,3.不要预付订金,预购疗程,并保留收据等相关事证,才能降低医疗消费风险并保障自身权益。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医美迎新春 六要三不有保障》由网友『你死我活』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