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过敏怎么办?7大吃海鲜禁忌得知晓
夏日海边风情,让人陶醉其中。白蛤、明虾、扇贝、螃蟹等海鲜美食更是让人食指大动。对于一些人来说,享用海鲜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他们容易出现过敏现象,让人对海鲜又爱又恨。那么,如何吃海鲜才能降低过敏风险,享受美味的同时确保健康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一、慎配啤酒
在品尝海鲜时,许多人喜欢配上冰镇啤酒,然而这种做法却暗藏风险。海鲜与啤酒共同食用会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尿酸,若尿酸过多便会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发炎症。为了健康,海鲜与啤酒的搭配应谨慎。
二、生食海鲜需谨慎
对于牡蛎等贝类海鲜,其中可能存在一种名为“致伤弧菌”的细菌。对于肠道免疫功能较弱的人来说,生食海鲜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将牡蛎等海鲜先放在冰上,再浇上淡盐水,可以有效杀死这种细菌,降低风险。
三、注意汞中毒
研究发现,多种海鱼如金枪鱼、鲈鱼等汞含量较高。长期食用这些高汞含量的海鱼,血汞指数会偏高。在享受海鱼美味的也要关注汞中毒的风险,适量食用。
四、关节炎患者需注意
海鲜中的一些食物如海参、海鱼等含有较多尿酸,这些尿酸在关节中形成结晶,可能导致关节炎症状加重。关节炎患者在食用海鲜时要适量,以免加重病情。
五、避免与某些水果同食
鱼虾等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若与含有较多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等同时食用,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可能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在享用海鲜时,应避免与这些水果同时食用。
六、虾类与维生素C不宜同食
研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能会致命。因为某些被认为无害的砷类食品,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可能转化为有毒的砷。在食用虾类等海鲜时,应避免与维生素C同时摄入。
七、食用海鲜后需注意
吃完海鲜后的一小时内,应避免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海鲜的营养,并降低引发不适的风险。
夏季是海鲜的盛宴季节,人们在享受美味的也要了解吃海鲜的禁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通过遵循以上建议,可以让我们在夏日尽享海鲜的美味,同时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