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对流感等季节性传染病救治要坚持
随着冬春季节交替,气温起伏不定,全国多个省份出现了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的季节性聚集。为此,国家卫健委紧急组织全国视频会议,着重强调了关于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工作的重要性。会议着重指出要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重症预警,特别关注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会议要求各地高度重视这两种季节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利用和统筹好医疗资源。医院相关科室的力量需要配齐、配强,急诊、发热门诊以及肠道门诊应加强应急值守,并安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出诊。还要加强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这两种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意识,引导群众正确进行早期诊治。
针对个人如何做好流感和诺如病毒的防护,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的郭燕红司长给出了详细的解答。流感是一种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大部分患者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对于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常洗手、通风换气以及避免人员聚集等。出现流感症状后,要注意休息和自我隔离,高危患者应尽快就诊。
诺如病毒则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引起急性胃肠炎,其传播方式多为接触感染的病人、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诺如病毒在环境中的抵抗力强,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时期,学校和集体供餐场所是重点防控的场所。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和个人饮食卫生,比如不喝生水、清洗瓜果蔬菜、尽可能食用做熟的蔬菜等。感染诺如病毒后,大部分症状为轻症,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如果有严重的呕吐和腹泻,存在脱水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国家卫健委已经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工作,确保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应开尽开,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治疗药物。接诊医生在遇到有相关症状的患者时,要加强诊断和鉴别,根据病因和症状给予积极治疗,确保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完)(注:报道来自北京3月3日电,本报记者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