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鳗鱼养殖基地排名(2020年中国鳗鱼养殖业市场现状分析,福建
鳗鱼的奥秘:中国养殖与出口市场分析
一、揭开鳗鱼的营养价值之谜
鳗鱼,产自盂县淡水沿岸水域,是世界上约有20多种的鱼类之一,其中日本鳗鲡最为常见。这种鱼类的营养价值极高,总胆固醇含量与鲫鱼相近,远低于虾蟹类。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其高密度脂蛋白(“血管清道夫”)含量高达60.2%-66.1%,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利。
二、中国鳗鱼养殖与出口现状
说起鳗鱼养殖,不得不提及台湾的70年代开始引入日本苗木,自此中国大陆也开始养殖。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主产区集中在广东和福建。其中广东主要养殖日本鳗鲡并出口活鳗,而福建则主要养殖欧鳗/美鳗并专注于加工烤鳗。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1月,中国鳗鱼出口总量已达到6.44万吨,同比增长35.44%。而出口额更是创汇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40.1%。显然,鳗鱼养殖和出口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
在我国,烤鳗和活鳗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其中烤鳗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据中国海关统计,两者的合计出口量超过98%。而日本作为中国鳗鱼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占到了出口总量的一半。从我国各省市的鳗鱼出口分布来看,福建省的鳗鱼出口量超过一半,其他如广东、浙江、山东、江西、江苏等省份也是主要的出口地区。
三、中国鳗鱼养殖的繁荣背后
中国鳗鱼养殖市场的繁荣并非偶然。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对高品质、高营养的食品需求不断增长。鳗鱼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也为鳗鱼养殖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也应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养殖户们需要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注重品质管理,同时寻求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四、展望未来:投资规划与建议
面对未来,中国鳗鱼行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据华晶产业研究院出具的《2022-2027年中国鳗鱼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指出,未来几年,中国鳗鱼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投资者们可以关注这一领域,寻求投资机会。
但同时也要注意,投资需谨慎。在投资前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评估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也需要注重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鳗鱼行业在面临挑战的也充满了机遇。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在市场中立足。中国鳗鱼养殖方式的现状
鳗鱼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实践。目前,我国的鳗鱼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露天止水耕作、温室止水养殖以及温流水养殖三类。
其中,露天止水养殖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养鳗方式。这种方式的养鳗场一般规模为50亩,主要包括养鳗池、注水排水系统及辅助设施。水源主要依赖河流、湖泊、水库及地下水,日常仅交换池塘水的1/10-1/7。尽管这种方式依赖自然因素较多,但通过水车或增氧机的运作,能有效改善水质,为鳗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温室止水养殖作为露天养殖的改良形式,其在露天池塘上方增设了钢骨架、塑料瓦或薄膜,并采取了加热措施,使池水温度稳定在25℃左右。这种方式的其余部分与露天养殖相似。而温流水养殖则更为先进,它要求将水温控制在鳗鱼最适宜的温度(约27℃),进行流水养殖。其水源和热源主要来自工厂的余热温排水或锅炉水加热。
让我们进一步将目光转向福建省的鳗鱼养殖业市场。福建的鳗业养殖品种数量、鳗鱼产量、烤鳗产量、鳗鱼饲料产量以及鳗鱼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作为最早发展鳗鱼养殖的省份之一,福建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为重点养鳗区。目前,福建的主要鳗鱼养殖区包括福州、福清、南平等地,拥有大量的鳗鱼养殖场。
面对这样的产业现状,我国的鳗鱼产业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为了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鼓励开发其他品种的鳗鲡试养,如澳洲鳗、非洲鳗等,以应对不断下降的鳗鱼种苗资源。规范鳗鱼生产也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制定统一的环保和尾水排放标准,避免养鳗场的无限扩张。开展鳗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加快精养池养殖尾水磷减排技术的研发、制定宣传政策以提升鳗鱼制品的国内认知等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建议。
华经情报网,作为专注于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的机构,始终关注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传统及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对于鳗鱼产业,其深入研究市场动态、把握产业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
综上,2021年的鳗鱼养殖既蕴含风险也昭示前景。在面临挑战的我国鳗鱼产业也在不断与创新中前行,寻求持续与健康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