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苏州网 苏州文明城市建设
《苏州的数字化治理与文明建设》
一、数字化治理:全民参与的新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治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标配。苏州,这座古老与现代融合的城市,正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全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
"文明随手拍"平台已经成为市民手中的一把利器。通过"苏周到"App,市民可随时捕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轻松上传至平台。这一平台实现了"上传-审核-分派-处办"的闭环管理,日均办结问题近50项,并催生出超100支活跃的"文明啄木鸟"队伍。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数据赋能决策的功能,通过问题类型分析、高发定位可视化等先进手段,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平台用户已超5.3万人。
二、古城保护与民生改善并行不悖
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保护古城风貌的也不忘改善民生。32号街坊改造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老旧小区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完美结合,如瓣莲巷1号小区,通过加装电梯、智能停车系统等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质,同时保留了苏式园林的独特风貌。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姑苏区还计划在2024年完成125个古城改造项目,包括39个老旧小区的提升和30条道路的精细化改造。还将增设充电桩、休闲场地等便民设施,让居民在享受古城韵味的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
三、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苏州的文明实践活动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主题。如"童心筑梦 强国有我"国防教育、"江南有"集体婚礼等活动,不仅倡导了文明的婚俗和节约的风尚,也传承了苏州的文化底蕴。
志愿服务也是苏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卖小哥勇救落水老人、护士街头急救等暖心事迹层出不穷,形成了"张闻明"等具有苏州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四、生态文明:协同推进,打造美丽苏州
苏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不遗余力。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规划到2035年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不低于1950平方公里,积极推动"光伏+"等绿色能源项目的发展。
环境整治也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治理,对随意倾倒行为最高处罚10万元。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1205个动迁安置小区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
苏州正通过"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构建起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让每一位市民都参与到城市的文明建设中来,共同打造美丽、和谐、文明的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