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数据时代的法制先锋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了修订,该法在2024年9月13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是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法律,历经1983年首次颁布、1996年、2009年和2024年的三次修正,现行版本共七章,全面规范统计活动的各个环节。
一、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十分明确:科学组织统计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其适用范围广泛,涵盖各级人民、县级以上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所有统计活动。
二、基本原则
该法明确了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实行集中统一、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以及保障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这意味着统计机构和人员可以依法独立行使调查、报告、监督职权,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主要制度
该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权威可靠的监督体系,用于监督重大政策的落实及统计职责的履行情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的融合,提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对于数据质量,该法严格要求调查对象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严禁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四、法律责任
该法建立了追责机制,将防范统计造假纳入依法行政责任范围。对于自行修改数据、要求造假等行为,该法明确禁止,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一部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的法律,它不仅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更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这部法律的修订,无疑是我国统计工作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统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